我们买的股票基金、股票指数基金、混合基金主要投资在股票上。为啥要投股市呢?我们就来理解一个长期投资人需了解的基本常识:长期投资为什么都看重股票市场?下面内容参考了美国经典投资书籍中的内容,所以举例也是使用美国市场,但不影响我们要说明的问题。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可以了解过去,而了解过去正是理解未来可能性的第一步。“那些记不住过去的人注定不出轮回”。了解过去才能理解当下,理解当下才能预测未来。
历史业绩能够表明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收益特征,以及大类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做投资是为了获取未来可能的收益。因此回顾大类资产的历史业绩,有利于我们构建资产类别组合。
附图展现了197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美国三类传统资产(股票、债券及国库券)月度收益的累计表现,同时也附上了同期通胀率CPI的情况。每类资产都用一只指数代表(标普500指数代表股票资产、十年期国债代表债券资产,国库券代表现金资产),这里假设的是被动式、买入持有的投资,所有股息和利息都会再投资,没有交易成本和其他费用。

从图上我们可看出,1970年1月用1美元买入标普500股票指数(S&P 500),到2012年6月就会变成54.6美元,年化收益率9.9%;如果1970年1月用1美元买入美国10年期国债,到2012年6月会变成31.8美元,年化收益率为8.5%,同样1美元如果投资于国库券的话,期末只有9.6美元,年化收益率约为5.5%。1970年1月至2012年6月的通胀率为509%,平均每年的通胀率为4.3%,2012年6月的6.1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1970年1月的1美元购买力,也就是说1970年1美元放到2012年6月只值16美分。
对比结果显示,在这段时期,投资于大盘股票的收益要高于投资10年期债券的收益,投资于债券的收益要高于持有现金资产的收益。标普500指数的长期收益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我们还能看出,股票资产的增长曲线更加跳跃,债券比较平滑,曲线越跳跃说明资产的风险越高。
虽然我们引用的是美国40几年的数据,但说明的是一个国际公共观点:股票市场长期投资可能收益高但短期风险大,债券长期收益比股票稍低但更稳健。这是长期投资人的基本认识,在这一认识下,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一些投资方法,同时也才能更有信心的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