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博文时有莫名的感触,想起我自己在儿子出生后未经他同意就将他的红包和压岁钱投入了股市,专门为他设立了一个投资账号,并尽可能一分不漏的将他后续的红包及压岁钱都投入了进去,一直持续到现在,完整的记录下了这些钱的投资。觉得这是篇很好的文章,谈到了很好的家庭投资理财教育,值得年轻人学习参考。本文作者黄凡,资深投资管理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的投資經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儿子今年满十八岁了。该送什么样的成人礼呢?与夫人商量了半天,决定除了满足他的愿望为他买一块他梦寐以求的“苹果手表”外,就把他的教育储备金投资账户的管理权作为正式的“成人大礼”移交给儿子了。
投资账户在9年前设立,是以小孩名字开的银行基金账户(未成年不能开券商股票账户),每年都以长期投资回报可观为“诱饵”,动员他把几千元的红包钱上缴并陆续投入到此基金账户中,意图为他上大学储备学费,9年来一直让他观察敝人如何管理账户的投资,并关心账户的净值变化,意在从小开展儿童财商教育。
九年来,基金账户中一直持有的只是再简单不过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加上中证500指数基金(两者各半)。
不过,短期看回报率并不差:今年初至4月4日收盘,持仓的总回报率就是40%。我把40%的回报率用券商的分析软件比对了一下,系统显示这个回报率跑赢了同期88%的基金经理,同时还被系统授予“荣耀股神”的称号。
长期看又如何?9年来每年投入几千元,至今资产总收益率接近200%,算了一下帐,总市值已经足够他未来四年的海外留学学费了。当初的投资目标已经顺利达成。
不需要每天打探消息,没有让人疲惫的追涨杀跌,账户的收益率竟然也跑赢绝大部分经验丰富的专家级老股民,也跑赢了多数“武装到牙齿”的专业基金经理。看到这,各位该知道在股票上涨的周期中,真正有效的投资方法就是傻瓜式的指数型被动式投资。使用的工具就是最简单不过的指数型基金。
指数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通常而言,指数基金以减小跟踪误差为目的,使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标的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标的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指数型基金不需要主动管理,交易费用低、管理费用低,因而长期回报潜力较高。而且能有效地达到规避投资者的非系统性风险(个股风险)。股神巴菲特说过:“指数基金是股票投资的不二之选,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是过去35年最能帮助投资者赚钱的工具”。
然而,指数基金在A股并不为广大投资人所普遍接受与采用,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把海外普遍通用的有效方法加以校正让其更好地用于国内A股?
发表于:2019-04-30 10:48:47,0条评论,1487次浏览